会议详情 |
推荐会议:未来工厂30人论坛
发票类型:增值税普通发票
参会凭证: 学院审核后颁发入学通知书
2019年北师大易学高级课程班
全面解读易学文化 揭示易学精髓与哲学思维 提高领导者的哲学素养
—北师大20年易学课程办学经验报易学课程可跨班学习哲学课程和国学课程—
《周易》历来被视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民族性格的养成等诸多方面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因而备受历代学者推崇。在对《周易》的研究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出了专门的治易之学,并且与诸如传统的中国哲学、天文律历、科学技术等文化形成了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双向互动。《周易》强调的生生不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保合太和、同人大有、谦虚谨慎、忧患意识等思想和精神,更是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为中华民族人文情怀的塑造和价值理念的建构起到了巨大作用。
经济社会发展沧海桑田,社会管理创新日新月异。在互联网时代及全球化视野下,面对日益复杂的生存与竞争环境,蕴含着东方智慧的“易学”可以帮助企业家重新审视日益复杂的经营方式、竞争手段、管理模式以及人性,必然会有所启发,进而做出最优的管理决策。
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京城四大名校之一,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文史哲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从北京辅仁大学到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李大钊、钱玄同、侯外庐、白寿彝、启功、张岱年等鸿儒硕学,或在此执鞭杏坛,或在此研读治学,百年积淀形成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和淳朴笃实的学风。北京师范大学以全新的教育方式,融合西方哲学理念与中国哲学中的管理智慧,全面解读易学文化,揭示易学精髓与哲学思维,提高领导者的哲学素养,特开设“易学高级课程班”。
【招生对象】
具有硕士研究生、研修生、进修生、研修班学历或学位,3年以上管理经验,对东方管理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易学文化和管理哲学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
【教学安排】
学制两年,每2个月集中授课3天,共开设11门课程,每门课18学时,总计约200学时。课程结束撰写实践报告,并在结业论坛中进行汇报。
【课程特色】
系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哲学思维,重点认识易学在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易学文化中的象、数、理、占四要素内容紧密结合,创新性将易理教学与实践易术完美整合,进而实现大易者的重道善器。
【教学模式】
互动授课:专家教授针对学员重点关注的问题采用现场互动教学模式;
主题分享:主题案例分享,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承诺:课程修读结束后可再复训一次本课程(2年);
班级服务: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配备班主任,设立班委,共同制定班级章程和组织文体活动。
【申请流程】
学校收到报名材料后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后,签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社会招生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协议书》;
发放入学通知书,凭通知书报到入学。
【颁发证书】
课程修读结束,撰写课程实践报告,经考核合格,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颁发“易学高级课程班结业证书”。
课程模块
易学概论
系统讲解《易经》起源、内容、性质、基本构成与相关体例;《易传》的形成、特质、体例与思想;易学的性质、内容、分期、流派、历代解经体例及易学思维。
《周易》六十四卦解读
周易六十四卦解读卦构成(卦名、卦爻象、卦爻辞等);易象及其象思维思想与基本易例;大衍筮法;《周易》上下篇及六十四卦卦序关系;历代名家解易思路。
易经哲学
易经与龟卜;卦爻象的起源、构成及其与卦名、卦爻辞的关系;精解六十四卦卦辞及爻辞;巫术文化视域下的易学哲学思想;易经与先秦哲学流派的关系。
《易传》研究
《易传》(又称“十翼”)的特点、构成、内容及体例;易传的主要哲学思想;《易传》(《系辞》《文言》《说卦传》《杂卦传》《序卦传》《象传》《彖传》)的原文解读。
中国现当代易学史
系统讲解现当代易学发展现状、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易学思想;现当代易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及特点;现当代易学研究对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价值和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帛书《易传》与出土文献
简析帛书《易传》、王家台秦简《归藏》、战国楚简、上博简、清华简等帛书《易传》与各版本的比较分析;哲学视域中帛书《易传》的文献价值;出土文献对现当代易学研究的启发、价值及意义。
《焦氏易林》解读
《焦氏易林》研究价值及学术思想; 详细解读《焦氏易林》及思想特点;孟、焦、京易学承传关系;《焦氏易林》对两汉象数易学的贡献及在易学发展史的地位与作用。
《周易集解》解读
系统讲解《周易集解》所辑易学家之生平、治易理路、治易体例及特点;《周易集解》对六十四卦及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的解读;《周易集解》的现代易学价值及贡献。
象数易学研究
系统梳理汉代象数易学的学派形成、历史分期及各时期代表人物的思想演变;象数易学的规律及特点;象数易学与义理易学的关系;象数易学在易学哲学的中的地位与价值。
道教易学与《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中的丹道易学与道教图书易学。《周易参同契》的主要思想及特点、阅读方法;参同契在道教史、易学史、中国哲学史及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地位、价值及影响。
老庄与道家易学
对比解析老庄与《周易》经传思想脉络及思维方式;道家易学体系的建构、特点及其价值意义;道家易学的研究现状及学术体系。当代道家易学学者及思想概要。
佛教与禅学易
禅宗与易学思想脉络的内在关联及其双向互动;禅学易的典型代表人物及其哲学思想;禅学易与儒家易学、道家易学、道教易学的比较分析;禅学易在佛教史、易学史、中国哲学史中的价值意义。
拟邀师资
各门课均由博士生导师或具有同等资格的教授、研究员任教和指导论文。 拟聘请授课的部分师资简介(排名不分先后):
冯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导,天文考古学创始人,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通古文字、考古、天文,《考古学报》副主编。
章伟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师大哲学学院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曾供职于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室,后师从知名易学专家郑万耕先生,道易兼通,授课精彩,北师大十佳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易学、道教、历史哲学。
郑万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义理派易学领军人物,研究方向:易学哲学、中国哲学。
汝企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历史文献教研室主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员、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
邓瑞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易学经典、易学与企业文化、易学与环境规划、易学与社会人生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出版过多部易学研究专著。主讲课程:《家居风水》。
李宗焜: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甲骨学与古文字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韩增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技宣传顾问。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易学与建筑文化。
廖名春:清华大学历史系暨思想文化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有《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中国学术史新证》等大批著作,为古籍学界著名学者。
鲁洪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经学会理事,国际周易联合会副秘书长,新加坡神州艺术院荣誉院士,韩国国际文化教育交流院荣誉院士,香港国际易经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交大海外学院EMBA总裁班特聘教授,香港国际经济管理学院《易经》学客座教授。
戈国龙,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宗教学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法名观虚,号虚斋,人称虚斋先生、观虚道人,也是观虚斋教学的创始人。
谭德贵: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研究员,著名企业决策顾问。研究方向: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式管理。
班班多杰: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任第十一世班禅指导老师。曾师从著名藏学家东噶•洛桑赤列活佛、法尊法师、观空法师、郭元兴居士、土登尼玛活佛、钦绕威色先生、夏日东活佛、方立天教授等研习佛教义理及藏传佛教思想史。
【学习费用】
统一标准:88000元/人,包含课程费、资料费等,交通食宿自理(学院协助预定附近酒店),
交通指南: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北师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国家“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并入北京师范大学。1950年,毛主席为北京师范大学亲笔题写校名;1952年,辅仁大学并入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北京市决定重点共建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将北京师范大学列入支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相关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