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详情 |
2016-07-04 08:00 至 2016-07-06 18:00
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 中国大洋发现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
1000人
发票类型:增值税普通发票 增值税专用发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学术性管理机构,负责组织拟定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战略、优先资助领域和项目指南;负责受理、评审和管理各类地球科学基金项目;负责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负责专家评审系统的组织与建设;承担重要科学问题的咨询;承办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地球系统科学大会”(Conference on Earth System Science, CESS)是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两年一度的学术盛会。其目标在于促进学科交叉,横跨圈层、穿越时空,推动海陆结合、古今结合、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结合、以及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当前我国地球科学、尤其是海洋科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会的宗旨在于提供“陆地走向海洋,海洋结合陆地”的学术交流平台。
“地球系统科学大会”的前身为“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前两届会议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夏季在上海召开。为适应地球系统科学发展,同时应国内外学者要求,2014年7月召开的第三届会议改为现名。会议的规模一届比一届大,第一届有来自海内外86个单位近500位华人学者参加,第二届增加到125家单位800余位华人学者参加,第三届参加人数已经上千。
为构建高层次的中文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华语世界地球科学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度交流,中国大洋发现计划(IODP-China)专家咨询委员会决定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和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继续共同举办“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为适应我国地球科学蓬勃发展的形势,第四届大会将以更交叉前沿的主题、更为丰富的信息量和更具新意的形式,欢迎来自海内外的学者。
秉承前三届会议的优秀传统,会议将继续使用汉语并辅以英语作为主要交流语言。会议最大的特点在于高度的跨学科性、强调并着重讨论,形式上从大会报告到展板到晚上另外组织的讨论及信息发布会。“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除了一贯的科学主题,还将突出科普的重要性,将联合相关组织和个人举办系列海洋文化与艺术、地球科学教育等科普活动。
会议时间
2016年7月3日 现场报到
2016年7月4~6日 大会特邀报告、专题报告、展板
会议第一号通知发出后,得到海内外同行的热烈响应,对于会议专题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经大会学术委员会讨论,决定设置七大主题,主题之下设若干专题。
主题一:生物演变与环境
1.陆地生态系统与地球环境的协同演化
召集人:周忠和、王怿
2.气候变化及人类演化和适应
召集人:郭正堂、吕厚远、高星、郑洪波、翦知湣
3.南海珊瑚礁:从全球变化到岛礁[吹填]工程
召集人:余克服、汪稔
主题二:海洋与气候
4.多尺度季风
召集人:张人禾、郝青振、王斌、汪品先
5.冰期旋回的多样性
召集人:田军、郭正堂
6.古大气CO2重建及碳循环
召集人:于际民、王永栋
7.大陆边缘沉积:源汇过程与环境响应
召集人:杨守业、石学法、刘祖乾、刘敬圃
8.气候变化中的高低纬相互作用
召集人:王汝建、刘晓东
9.亚洲—太平洋地区过去2000年高分辨率气候变化
召集人:晏宏、杨保、谭亮成
主题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0.海洋碳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
召集人:焦念志、李超、王晓雪
11.微生物驱动的元素循环:特征,速率与规模,以及机制探讨
召集人:王风平,张传伦,陆雅海,谢树成
12.中国深海物理海洋和海沟生物地球化学交叉研究展望:科学问题与技术挑战
召集人:田纪伟、张传伦、崔维成
主题四:深部过程与行星循环
13.比较行星学
召集人:胡永云、季江徽、崔军、肖龙;
14.地球与行星的内部组成及其动力过程
召集人:张莉、林杨挺、费英伟
15.地幔中的流体
召集人:夏群科、杨晓志、章军锋、王勤
16.欧亚东部构造、西太平洋演化与洋—陆碰撞过程
召集人:林间、李正祥、牛耀龄、朱露培、李献华
主题五:深海资源与技术
17.深海观测的科学前景
召集人:徐景平、刘志飞
18.海底下的海洋—深海热液与冷泉
召集人:杨胜雄、周怀阳
19.南海的深水地貌与成因
召集人:朱本铎、钟广法、丁巍伟
主题六:地球系统动力学
20.亚洲大陆边缘深部结构及动力过程
召集人:李家彪,郝天珧,李三忠,丁巍伟
21.南海:深海过程的天然实验室
召集人:林间、翦知湣、戴民汉
22.跳出南海看南海
召集人:孙卫东
23.中国陆架:构造演化、沉积建造、环境变迁及陆海联系
召集人:张训华、李铁刚、郑洪波、刘健
主题七:科学、教育与文化
24.海洋科学与文化
召集人:刘传联、张建松
25.地球系统与地理教学
召集人:郑祥民、段玉山
26.华夏山水的由来
召集人:汪品先
专题一、陆地生态系统与地球环境的协同演化
召集人:周忠和、王怿
科技部973项目“四亿年以来中国陆地生物群演变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即将于今年结题。利用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的机遇,可以选择一批代表性的成果,集中反映该研究团队在陆相生物群演化与环境交叉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近年来,除了古生物学研究本身取得的若干重要发现外,相关研究还涉及古地理、古气候、构造运动、沉积学、地球化学、化石埋藏等内容。尤其在中生代燕辽、热河生物群研究与华北克拉通破坏及相关构造与环境背景的关系,以及青藏高原隆升与植物、鱼类、哺乳类、鸟类的适应的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新的发现和认识。
专题二、气候变化及人类演化和适应
召集人:郭正堂、吕厚远、高星、郑洪波、翦知湣
气候变化与人类演化、农业起源和文明演替的关系是地球科学、考古学和生命科学的交叉前沿领域,亦可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人类适应提供启示。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各类项目的支持下,围绕该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本专题拟主要邀请973项目“末次冰盛期以来我国气候环境变化及干旱-半干旱区人类的影响与适应”、“末次冰消期以来中国中东部极端气候环境事件与农业起源发展和人类适应研究”、中国科学院碳收支专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项目群、中科院地学部-基金委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新生代气候变化及人类演化和适应”等项目的专家,展示新生代海-陆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与人类演化、气候变化与早期农业、气候变化与文明演替、早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专题同时欢迎项目外的学者踊跃参加、共同研讨。
专题三:南海珊瑚礁: 从全球变化到岛礁[吹填]工程
召集人:余克服、汪稔
我国历史上还没有过任何一个时期像今天这样全民关注南海珊瑚礁! 全球变暖导致的珊瑚白化、海水酸化降低珊瑚钙化、南海的岛礁吹填工程、美国耀武扬威的军舰闯南海、菲律宾的南海制裁案闹剧等,无一不与南海珊瑚礁息息相关!相应地,对珊瑚礁的一般性了解、保护与规划、科学研究等都成为了热点内容,越来越多的单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实实在在地踏入到了南海珊瑚礁的领域,我国珊瑚礁学科因此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比如2016年1月中旬的珊瑚礁专业委员会年度会议参加者170多人,来自全国32个单位,这是我国珊瑚礁学科发展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活动。“南海珊瑚礁: 从全球变化到岛礁吹填工程”专题计划把科学前沿与国家需求密切结合起来,通过学术专题,进一步促进地球系统科学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推动中国珊瑚礁学科的发展。
专题四:多尺度季风
召集人:张人禾、郝青振、王斌、汪品先
季风是中−低纬地区地球系统的重要成员,其形成演化和未来变化趋势一直是古气候和现代气候研究的重要内容。本专题将从多时间和空间尺度的角度,探讨季风系统演化的规律和机理以及季风系统在地球系统演化中的作用,讨论古季风和现代季风的特征及其未来变化、不同区域季风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全球季风系统的联系。本专题具体内容:
1)全球与区域季风(Global and Regional Monsoons)
季风系统的演化具有全球性和区域性,不同季风子系统受到地理位置、地形和海陆配置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自身的演化规律。本部分侧重利用古气候代用指标演化序列重建、现代气象观测、卫星遥感和数值模式等手段,讨论不同季风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全球与区域季风演化耦合机制以及未来变化。
2)过去与现代季风(Past and Contemporary Monsoons)
本部分侧重讨论不同子季风系统在构造(超轨道)、轨道、千年、百年、年代际和年际时间尺度的变化规律,探讨自然因素(外部驱动和内部反馈过程)与人为因素对古季风和现代季风的影响机制,预估全球变暖场景下的季风区气候和环境变化趋势。
3)季风与地球系统(Monsoons and Earth System)
季风演化与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制是地球系统科学急需深入探索的领域。本部分侧重讨论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季风系统的演化在地球系统变化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地球系统中的水循环、能量循环和物质循环等过程中的作用。
专题五、冰期旋回的多样性
召集人:田军、郭正堂
冰期旋回是古气候学的突破口,半个多世纪以来处在地球系统理论研究的前沿。重点历来放在冰期旋回的相似性上,找到相似性才有规律,才有米兰科维奇理论。然而随着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从晚第四纪向更早的地质时期推进,越来越多的证据发现冰期旋回并不相同:“十万年周期”其实不过是个平均数,历次冰期或者间冰期之间也都有差别。同样是冰期,16万年前的MIS 6期北极冰盖面积,比2万年前末次盛冰期大得多;同样是间冰期,50万年前的MIS 13温度低而季风强,百万年前MIS 31期西南极冰盖消融殆尽。同样是冰期旋回,为什么会各不相同?是不是轨道参数有所差别,或者是跨越冰期的长过程叠加所致,还是有非周期性的其他原因?像当初找相似性一样,研究冰期旋回的差异,将加深我们对气候演变规律的理解。再说,当今的间冰期,是不是也会与众不同呢?
专题六、大陆边缘沉积:源汇过程与环境响应
召集人:于际民、王永栋
碳循环一直以来是古海洋和古气候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很大程度上,该研究依赖于对海洋和陆地CO2体系参数的重建。近年来,无论在分析测试方法还是在指标的多样性和可靠性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该专题旨在汇总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探索以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该专题研究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1)海水pH有关的测试方法与技术,(2)以有孔虫,珊瑚和颗石藻以及有机物等为载体的指标开发,(3)陆地植物气孔参数与古大气CO2重建;(4)依据地质参数和地球化学模型恢复地史时期古大气CO2的相互校验;(5)地史时期的温室气候与古大气CO2波动变化趋势;(6)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分辨率的海表及海底pH和其他CO2系统参数记录,(7)基于实验室及野外的指标机制研究等。
专题七、大陆边缘沉积:源汇过程与环境响应
召集人:杨守业、石学法、刘祖乾、刘敬圃
亚洲大陆边缘发育世界上最活跃的地球表层“源-汇”体系,大量的陆源物质从亚洲大陆包括青藏高原地区输送到边缘海及开阔大洋,对边缘海和全球大洋沉积作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海洋生态环境等都有巨大影响。西太平洋边缘海发育建造了巨大三角洲、宽阔陆架沉积和深水扇沉积体系,在自然环境变迁与强烈人类活动影响下,陆海相互作用强烈。大陆边缘沉积物源-汇过程的系统研究对于揭示新生代亚洲大陆构造隆升、风化剥蚀、季风演化、大河与边缘海发育历史等具有重要意义。本专题欢迎围绕不同时空尺度的大陆边缘沉积记录、源区风化、物质输运、古气候与古环境演变等研究主题,提交报告;鼓励跨学科交叉研究,共同推进亚洲大陆边缘沉积学科发展。
专题八、气候变化中的高低纬相互作用 (专题介绍待补)
召集人:王汝建、刘晓东
现代研究已经证明南北极高纬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海洋与气候系统的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研究发现在冰消期和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低纬表层水的温度变化与南极冰芯中大气CO2浓度的变化一致,而与代表冰盖体积变化的δ18O的变化几乎同时或者略微超前。那么冰期旋回中高低纬区的变化是否一致?两者如何联系?高低纬之间是否存在所谓的“大气桥梁与大洋随道”?为了探讨高低纬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驱动因素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需要重建高低纬气候变化事件的时空分布,演化规律,研究其相互作用过程及机制等。本专题旨在重建高低纬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记录,研究高低纬气候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驱动机制及其相互作用过程,认识高低纬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专题九、亚洲——太平洋地区过去2000年高分辨率气候变化
召集人:晏宏、杨保、谭亮成
晚全新世尤其是最近2000年是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时段,准确重建这一时段全球与区域气候变化历史,深入研究年代际-百年尺度气候变化规律与机制,是理解自然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基础。本专题旨在召集对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有兴趣的科学家,以亚洲-太平洋地区树轮、湖沼、石笋、海洋沉积、珊瑚、砗磲等具备百年、年代至年际分辨率的地质生物记录为基础,结合现代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结果,阐述亚洲-太平洋地区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研究(包括温度、降水、大气环流等)的最新进展,研讨本区域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启发未来研究思路。
专题十、海洋碳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
召集人:焦念志、李超、王晓雪
主要考虑的环境条件是温度变化和有氧-厌氧等。其中的一个亮点是:如果说地质(或地外)事件造就了气候变化的“毛坯房”,那么,微型生物活动则是对这个毛坯房的“装修”,相对而言,前者是剧变,后者则是渐进, 但这个“装修”,最终可以使得原来的“毛坯房”面目全非或者焕然一新。就像氧气的故事一样,碳的故事也是微生物主导的,只不过更加复杂罢了。而在生物储碳机制层面上,BP是单向的,MCP是双向的,所以MCP是真正起到调节气候变化的作用机制。
专题十一、微生物驱动的元素循环:特征,速率与规模,以及机制探讨
召集人:王风平,张传伦,陆雅海,谢树成
微生物无处不在,从陆地到海洋,地表到地球深部,冰湖到热泉。微生物不仅存在而且是地球物质和元素循环的重要驱动者,甚至是某些物质和元素生物循环的唯一介导者。认识和预测当今地球气候的变化需要我们对微生物驱动的元素循环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此我们将重点讨论微生物驱动的C,N,S元素循环,参与循环的微生物类型,特征例如元素同位素特征,矿物特征,脂类标记物特征等,结合野外和实验室研究和模拟,探讨微生物驱动元素循环的速率与规模,以及机制。
专题十二、中国深海物理海洋和海沟生物地球化学交叉研究展望:科学问题与技术挑战
召集人:田纪伟、张传伦、崔维成
深海特别是海沟是海洋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众多科学问题亟待解决。借助于国家发展深海研究的战略机遇,有必要整合各学科力量使得中国在深海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面。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单位和团队正在开展或准备开展马里亚纳海沟及其它海沟的研究。本专题将探讨在物理海洋框架下的深海特别是海沟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科学问题和技术挑战。主要问题包括:深海多尺度动力过程、海沟水团特征及其如何影响生物群落变化;微生物随压力增加其代谢途径有何改变;深海特别是海沟微生物所参与的碳氮和其它元素循环的机理;以及解决这些科学问题所需要的技术支撑。
专题十三、比较行星学
召集人:胡永云、季江徽、崔军、肖龙
比较行星学分会场热情邀请海内外同行展示关于行星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告内容包括太阳系行星、月球、以及太阳系外行星。会议将涵盖行星(卫星)的内部结构、地质构造、火山活动等表面地质过程,海洋和大气的物理、化学和动力特性、行星的宜居性、气候和生命演化,太阳系行星(卫星)和太阳系外行星探测等。欢迎观测、理论、模拟等各方面的工作。行星科学在我国是一个既新颖又稍显陌生的研究领域,研究成员分布在不同的学科和科研单位,我们希望通过此次会议的交流,互相学习、相互认识,共同促进我国行星科学和未来太空探测事业的发展。
专题十四、地球与行星的内部组成及其动力过程
召集人:张莉、林杨挺、费英伟
地球化学、岩石学、比较行星学、高温高压矿物学、以及动力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为探索地球与行星的内部组成和动力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同步辐射x光光谱学和衍射技术结合高温高压技术推动了地球深部矿物学的快速发展,高温高压引起的矿物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的转变与地球内部的组成和动力过程有直接关联;纳米量级的高精度样品分析技术,包括离子探针和透射电镜,可用于分析陨石和高温高压实验样品的精细物理化学性质;结合最新实验和理论数据的动力学模拟揭示了地球和行星的演变历程。为了推进地球和行星深部的科学研究,我们诚恳邀请以下研究领域及其相关方向的学生和学者专家参加会议,讨论地球与行星的内部组成和动力过程研究的进展和趋势:(1)高温高压条件下矿物物性和地球化学性质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模拟; (2)岩石学和陨石学研究的新进展; (3)地球与行星科学新进展; (4)地球和行星内部的矿物组成模型与动力学研究。
专题十五、地幔中的流体
召集人:夏群科、杨晓志、章军锋、王勤
由于流体(以水为主)对于矿物/岩石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显著影响,研究其含量、分布、性质和循环是地幔岩石学、地幔地球化学、地球动力学和地球物理学的重要内容。
近些年来,我国学者对中国大陆幔源物质(包括岩石捕掳体、矿物捕掳晶和基性岩浆岩)中流体的赋存形式、含量、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对于物理性质的影响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强。因此,我们建议在2016年的“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上设立专题,集中展示和讨论近年来我国地幔流体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专题名称拟为“地幔中的流体”,接纳报告的内容包括来自于下地壳、上地幔、过渡带和下地幔各类天然和合成样品中流体的研究,也涵盖超高压变质岩石和矿物中流体的研究;学科将涉及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构造物理、岩石物理等。科学目的是从多角度、多尺度(从原子到地幔到板块)来研讨流体对地幔岩石学和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专题十六、欧亚东部构造、西太平洋演化与洋-陆碰撞过程
召集人:林间、李正祥、牛耀龄、朱露培、李献华
本专题召集大陆与海洋地球科学家共同研讨欧亚东部构造、西太平洋演化以及大尺度板块俯冲动力学过程。重点探讨问题包括但不限于:(1)中国东部构造及岩浆作用与太平洋俯冲的关系;(2)西太平洋边缘海的发育、板片脱水、火山活动与俯冲过程的关系;(3)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北美板块的洋-陆碰撞过程的异同;(4)俯冲后撤以及板片在地幔转换带滞留的动力学机制等。探讨以上大尺度的构造问题需要大陆与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地球动力学等多学科融合,此专题旨在聚焦这些挑战性问题的研究以及促进交叉学科的合作。
专题十七、深海观测的科学前景
召集人:徐景平、刘志飞
海洋科学是基于观测的一门科学,海洋科学的发展史,也同时是海洋技术的发展史。近几十年来深海研究的迅猛发展和诸多深海重大发现,主要得益于深海观测技术(包括深海钻探、深潜)的进步,因此,科学与技术协同发展既是海洋学科发展的特点,也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本专题邀请有关深海观测科学前景的口头和展板学术报告,研究领域涵盖深海水体和海底的物理、化学、地质和生物过程,报告内容既可以包括深海研究成果的回顾,也可以是新的观测技术、仪器设备和未来研究理念的介绍。
专题十八、海底下的海洋—深海热液与冷泉
召集人:杨胜雄、周怀阳
海底下的地球内部充盈着各种各样的流体,流体的迁移、循环及其与周围不同介质的相互作用是不断演化着的地球的有机构成,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这颗行星在宇宙中的主要特征之一。
只有少量的地球内部流体有机会到达海底地表,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海底热液与冷泉活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热液硫化物、热液氧化物与冷泉碳酸盐岩,构成了海底资源与环境调查的主要内容。从海底来的热液与冷泉不仅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海洋甚至大气的的成分,同时,海底热液与冷泉还带来了地球内部的信息。通过对不同环境热液与冷泉活动及其产物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时空演化。
专题十九、南海的深水地貌与成因
召集人:朱本铎、钟广法
南海是一个大型半封闭性质的边缘海,周边板块构造活动强烈。特殊的地理和构造背景造就了南海复杂多样的海底地貌形态。南海大陆边缘峡谷众多,滑坡及沉积物重力流异常发育,浅、中、深层环流交织,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储藏丰富,与海底侵蚀、沉积、流体、火山及构造作用有关的地貌形态异常发育。近年来,随着高精度海底多波束及高分辨率反射地震等地球物理技术的进步,南海深水地貌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地貌形态被发现和研究。为了展示近年来南海深水地貌及成因研究方面的进展,本专题面向海内外华人地球科学家征集(但不限于)以下主题方面的投稿:
(1)与重力搬运过程有关的深水地貌,包括海底滑坡、海底峡谷或水道及海底扇等;
(2)与底流或等深流过程有关的深水地貌;
(3)各种类型的沉积波及其他大型深海沉积底形;
(4)与天然气水合物有关的深水地貌,包括冷泉、水合物丘等;
(5)与海底构造(如泥火山)及火山作用有关的地貌;
(6)其他成因地貌及面向公众的深海地貌图片展示。
欢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海底观测及数值模拟等方面的专家踊跃赐稿。
专题二十、亚洲大陆边缘深部结构及动力过程
召集人:李家彪,郝天珧,李三忠,丁巍伟
专题主要学术内容:
(1)亚洲大陆边缘岩石圈固体-流体结构;(2)亚洲大陆边缘洋陆边界的构造-岩浆作用;(3)亚洲大陆边缘动力演化过程,板块重建。
专题二十一、南海:深海过程的天然实验室
召集人:林间、翦知湣、戴民汉
近年来,国际海洋科学的研究正在南海聚焦。基金委的“南海深部计划”、IODP的三个钻探航次、多个载人深潜航次等,都同时在南海进行。科学上,地球动力学在这里检验大陆岩石圈破裂的机制,物理海洋学在这里探索深层海流的驱动力,生物地球化学在这里寻找微生物碳泵的原理,海洋沉积学在这里追踪沉积颗粒从陆地进入深海的途径……本专题将提供一个展望平台,看南海能不能成为国际研究深海过程的天然实验室?
专题二十二、跳出南海看南海
召集人:孙卫东
苏东坡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在研究南海的时候也需要在南海以外,以不同的视角看南海。从南海周缘地质入手来研究南海,与有关南海内部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相关研究及大洋钻探的成果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以期准确认识南海的形成演化历史。本专题邀请从事青藏高原、华南、菲律宾岛、台湾岛、加里曼丹岛、印支半岛等南海周缘地区研究的同仁,齐聚一堂,交流切磋,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内容涵盖并且不局限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尤其欢迎研究生和年轻学者积极参与。拟在Solid Earth Sciences上出版相关专辑。
专题二十三、中国陆架:构造演化、沉积建造、环境变迁及陆海联系
召集人:张训华、李铁刚、郑洪波、刘健
中国近海陆架是世界上最宽阔的陆架之一,总面积约为1 000 000 km2,是典型的堆积型大陆架,是西太平洋沟—弧—盆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与全球构造体系有着密切的衍生关系,也有自己独特的地质地球物理演化过程。陆架的沉积受控于:1.区域构造与盆地演化(构造);2.沉积物供给(构造、气候、人类活动);3.海平面变化(构造、气候);4.洋流(构造、气候)。反过来讲,中国东部陆架的沉积地层是深入探索这些重大地质事件的天然信息库,是破解这些地学问题的“钥匙”。总之,陆架区介于深海与大陆之间,对陆架的研究将会使我们能够“站在陆地看海洋,同时站在海洋看陆地”。
专题二十四、海洋科学与文化
召集人:刘传联、张建松
人类的生命来自海洋,人类的文化起源于海洋。海洋科学与海洋文化是人类认知海洋、利用海洋的两个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海洋科学蓬勃发展,对于海洋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也方兴未艾。尤其是中国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目标后,深入研究海洋科学与文化的关系、加强海洋科学的传播、提高全民海洋意识就显得神秘嘉宾重要。 在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上,设立“海洋科学与文化”专题,由一线的科学工作者和新闻文化工作者联手组织交流,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一种挑战。作为初步尝试,本专题将通过口头报告和展板的形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交流和研讨:1)海洋科学与海洋科普;2)海洋科学与海洋文化的传播;3)海洋科学与艺术;4)渔业文化;5)航海文化。
专题二十五、地球系统与地理教学
召集人:郑祥民、段玉山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非常重视科学教育环节,特别在地理课程中重视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的教学。现行的国家课程标准中,有《海洋地理》、《宇宙与地球》、《自然灾害防治》等地球系统科学基础课程;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中,增设了《地球科学基础》地理必修课程模块。上海及全国已形成诸多海洋、气象等特色学校。本主题论坛的核心主题是加强地球科学基础知识的教育教学,建设地球系统科学课程体系与教材资源,探讨地球系统科学的知识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创新,论坛将设知名地学科学家与地理教育教学专家对话环节,共同关心和探讨地球系统与地理教学问题。
专题二十六、华夏山水的由来
召集人:汪品先
地球科学在探索自然规律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丰富多采的文化产品。华夏大地的锦绣山河,从何而来? “东水西山,南石北土”的地势,何时形成? 本专题将由科学第一线的专家,揭穿隐藏在山水背后的自然之谜,通过科普的语言,从学术角度来讨论炎黄子孙普遍关心的问题。
1、5月31日前:会议代表1500元,学生代表800元,陪同人员800元。
2、6月1日起:会议代表2000元,学生代表1000元,陪同人员1000元。
费用包含:会议资料、会场租用、工作午餐、茶歇。
相关会议
2024-11-27合肥
2024-12-05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