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详情 菜单
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应用论坛(2014干细胞会议)

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应用论坛(2014干细胞会议)

2014-11-13 08:00 至 2014-11-14 18:00

上海  

报名截止

推荐会议:

发票类型:增值税普通发票 增值税专用发票

2014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应用论坛将于2014年11月13日-14日在上海举行。

以干细胞治疗为核心的再生医学,有可能成为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后的另一种疾病治疗途径,从而将会成为新医学革命的核心治疗手段之一,尤其对多种退行性疾病、慢性疾病均展示出潜在的治疗作用。过去,美国FDA对干细胞技术一直持保守态度,到2012年时只批准了两个干细胞方面的临床药物,但近来已向干细胞敞开大门,到现在则是大量干细胞药物开花结果。 

随着干细胞基础研究,尤其是自我更新、逆分化以及定向分化和免疫调控等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往诸多研究难题面临突破性发展,包括干细胞伦理学,疾病源的iPS,定向分化的组织源干细胞,肿瘤干细胞的发展,以及干细胞免疫耐受诱导等。这些基础研究,以及研究技术的进步,会快速推动干细胞的转化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的发展。《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管理办法》、《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和《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和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等正式法规性文件也有望近期出台。

从2009到2013年,干细胞技术论坛已成功举办五届。今年,本会议将继续邀请国内顶尖专家分享干细胞技术最新动态,以及干细胞技术应用的难点与要点,推动我国干细胞的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的发展,为相关专家和行业领导者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

为此,我们热忱的邀请您参加本次研讨会,与您相聚在上海!

201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时间 演讲内容 演讲嘉宾
09:00-09:40 干细胞与心肌修复:进展与挑战 杨黄恬
09:40-10:20 染色质结合蛋白Pwp1在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维持和分化中的作用机制 康九红
10:20-10:40 茶歇&展台参观
10:40-11:20 RNA深度测序相关(TBD) 孙 毅
11:20-12:00 细胞重编程与胚胎发育 李劲松
12:00-14:00 午 餐
14:00-14:40 Foxd3 suppresses NFAT-mediated differentiation to maintain self-renewal of embryonic stem cells 金 颖
14:40-15:20 TBD(组蛋白修饰和microRNA介导的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多潜能状态和分化过程的调控) 赵春华
15:20-15:50 临床应用规模的干细胞培养方案 王 君
15:50-16:10 茶歇&参观展台
16:10-16:50 细胞命运维持与转分化、癌化 惠利健
16:50-17:30 骨髓神经组织定向干细胞的来源、分离、培养及在周围神经的应用 张志英
201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09:00-09:40 TBD 陈东风
09:40-10:20 干细胞治疗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试验开展和相关进展 黄平平
10:20-10:40 茶歇&参观展台
10:40-11:20 充质干细胞微泡对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机制 曾春雨
11:20-11:50 肝脏疾病细胞治疗研究的进展 胡以平
11:50-14:00 午 餐
14:00-14:40   TBD
14:40-15:20 基于干细胞和基因组靶向编辑技术的人类疾病模型及个性化药物筛评系统 刘光慧
15:20-15:40 茶歇&参观展台
15:40-16:20 TBD(宫内膜干细胞诱导分化及其应用潜能) 项春生
16:20-17:00 细胞治疗和细胞器置换技术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朱剑虹

陈东风
主任医师、教授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研究领域和科研资金: 擅长消化系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内镜治疗以及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放射介入诊断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治。“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获得校级医疗成果奖II级甲等。 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重庆市基金共5项,资助金额共计66万。
主要荣誉和学术任职: 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ERCP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酒精肝与脂肪肝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重庆市消化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全军消化内科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重庆市肝病专委会委员,获全军育才“银奖”,“1135”第二层次人才。任《中华肝脏病杂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解放军医学》、《实用肝脏病杂志》、《重庆医学》等杂志编委。主编专著《诊断学试题集》、《野战内科急救学》。 代表著作 近5年来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主编专著《诊断学试题集》、《野战内科急救学》。

惠利健
研究员
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199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2003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取得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获中科院院长奖和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3年至2008年于奥地利维也纳分子病理学研究所(IMP)从事博士后研究,博士后期间获享有盛名的EMBO长期奖学金和居里夫人奖学金。2008年底引进回国,在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担任研究员、研究组长、博士生导师。为中科院"百人计划"(2014年终期优秀)和上海市"浦江人才"获得者(2013年终期优秀),2012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支持,2014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回国后,以通讯或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Nature Cell Biology, Cell Stem Cell等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原创论文5篇,综述3篇,共被引用251次。申请国内专利3项(授权1项);申请国际PCT 2项,美国专利1项。由于其出色的成就,得到了多项奖励,包括中国青年科技奖(2011),明治生命科学杰出奖(2012)和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学者奖(2013)等。惠利健博士已培养博士毕业生3名,并获得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2011)。

胡以平
教授
第二军医大学
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细胞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干细胞与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和转基因动物研究室主任。国家“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教材《医学细胞生物学》的主编。毕业于复旦大学,获遗传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是美国Roswell Park肿瘤研究所的博士后,曾任美国Yale大学免疫学系副研究员。有中华医学会细胞生物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科管会细胞科技应用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军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学术兼职,是《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Journal of Single-Cell Biology》及《Islets》等国际学术杂志的编委。科研兴趣是肝干细胞的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成果发表于《Stem Cells》、《JBC》及《Cell Stem Cell》等国际学术刊物,有1篇研究论文入选首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2007年)。

黄平平
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最后学历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为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会干细胞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自1991年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工作,从事干细胞的应用研究;血栓血管性疾病、糖尿病和风湿类疾病等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工作。在国际上首次临床成功应用并报告了自体血液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血管疾病。承担或参加有关干细胞研究的科研基金项目多项,包括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13年、2008年)、国家 863计划 ( 2011年)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在Diabetes Care、 Cytotherapy和Thromb Haemost等刊物发表的 SCI收录论文6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4项。

金 颖
研究员
健康科学研究所
分子发育生物学研究室主任,健康科学中心研究员。198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9年分别在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医学中心和美国西南医学中心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其间,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研究肿瘤基因发病机理,以酵母双杂交,基因剔除等方法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基因的生物功能;并用药理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肾上腺素能受体,对与α2受体偶联的第二信使系统如腺苷酸环化酶,蛋白激酶C及Ca2+浓度进行了研究。在SCI收录的国际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 1999年加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发育生物实验室,从事哺乳类动物胚胎发育早期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2001年进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中科院生科院共同组建的健康科学中心,任发育生物学课题组组长。
主要研究方向:(1)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2)建立人的胚胎干细胞系并实现无滋养层培养并向神经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研究。获中科院生科院百人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教委科研项目等资助。担任国家“973”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康九红
教授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现任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生物学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博士学位,其后赴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院和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访问学习,2002年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生化细胞所裴钢院士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至2006年,先后在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2006年被聘任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2009年起任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会理事,中国解剖学会医学发育生物学分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十三、十四届生命科学部评审专家,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以及上海、北京等省市相关领域的评审专家。 1998年以来,主持多项国家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和上海市等多项科研项目,在Cell、Nature、Nat Immunol、PNAS、Cell Res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SCI他引1000余次。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9年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2010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部“干细胞研究”重大科研计划首席科学家;2011年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教育系统首届十大“科研新星”,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当选上海市杨浦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201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济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部“我心目中的好导师”。2013年获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李劲松
研究员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李劲松博士一直从事体细胞重编程相关的研究。1993年7月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7月毕业于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2002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8月至2007年7月在美国洛克菲勒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8月起任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长。2008年获“百人计划”项目支持,2012年获“杰出青年基金”支持。2013年获上海市首届“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及首届细胞生物学会“普洛麦格研究创新奖”。研究成果2011年和2012年两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Cell, Nature, Cell Stem Cell, Cell Research等杂志发表系列研究论文。

孙毅
教授
同济大学医学院
博士,同济大学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终身教授,中组部“计划”国家特聘专家。长期致力与神经系统发育和疾病的表观遗传学及分子机制研究。在神经发育方面主要贡献在于阐明了神经干细胞或祖细胞在往神经元或胶质细胞分化过程中命运决定的分子机制,包括首次发现LIF激动的JAK-STAT pathway 是星形胶质细胞命运决定的主要通路(co 1st author Science, 1997),首次阐明决定神经元命运的pro-neural bHLH 因子和JAK-STAT pathway之间的相互抑制作用(1st author Cell, 2001)。于2001年孙毅教授在美国加州大学(UCLA)建立实验室后潜心研究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非编码RNA在神经系统发育,包括细胞命运决定,神经元功能成熟,及其可塑性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在神经疾病研究方面,她的实验室是最早开始用人类ES细胞iPS细胞做神经系统疾病模型的实验室之一, 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2009年回国后,开始进行大量转化医学研究主要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方面开始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研究。另外在用干细胞建立孤独症模型方面已取得突破性成果。她带领的团队在同济大学原创性地研发了体细胞单细胞全基因组转录本的RNA深度测序方法并用于研究成体神经干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性状,探讨成体干细胞及肿瘤干细胞静息活化过程中的机制,该技术对未来寻找各类疾病包括衰老的分子标记会有划时代的推动。

项春生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部
浙江大学医学部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曾任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院(USAMRIID)研究员,美国Stratagene公司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芯片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深研究员、生物芯片中心主任。现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兼任美国J. Craig Venter研究院传染病学系项目负责人(PI),生物芯片研究室主任。《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国际《Microbial Ecology》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国际人类微生物组学联盟(IHMC)委员、NIH人类微生物组学计划(HMP)菌株工作组成员;Nature Biotechnology, Nucleic Acids Research,BMC Genomics, BioTechniques等著名期刊审稿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客座教授、武汉大学客座教授。

王 君
血制品市场部经理
任职颇尔过滤器(北京)有限公司
王君,男,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生物化工博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学士。 现任职颇尔过滤器(北京)有限公司,血制品市场部经理。 在生物制品的研发与生产方面,拥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博士阶段即从事生物制药下游纯化工艺的研究,超过10年生物制药技术工作经历,对中国生物制药下游纯化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有充分的理解。 在颇尔公司的主要职责为通过培训与技术交流,将先进技术和生物医药相关的知识传递给内部和外部客户。在专业技术方面,与生物制药工业的全球和中国客户,以及其它生命科学工业组织建立联系。作为除病毒过滤技术与血制品工艺专家,全面负责颇尔公司除病毒过滤及血制品工艺相关产品的应用指导,已经成功指导十多个生物制药产品的除病毒工艺验证及生产。
Jun Wang, Male, Doctor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of Tsinghua university, Bachelor Degre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Tsinghua University. At present, his job title is Plasma Market Manager, Life Sciences division of Pall Filter (Beijing) Co., Ltd. He has solid knowledge and abundant experience in R&D and production of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When he was a doctor student, he has started concentrated on purification of biomolecules. Now he has been more than ten years in the field of downstream processing of biomolecules. He knows well the whole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ownstream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China. His primary responsibility now at Pall is to provide technical leadership by directing the pres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echnical marketing positions and knowledge to th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both externally to customers and internally through training programs. He serves as technical and application director to th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d its local & global customer as well as other Life Sciences groups. As an expert of both virus removal filtration and plasma derivate products, his responsibility is to direct design and promote application of Pall’s technique and products on both virus removal filtration and plasma derivate products. He has successfully direct many customers to pass process validation of virus removal filtration.

杨黄恬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为健康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分子心脏学研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获得者。 主要研究方向:
多能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调控及应用研究;
钙信号网络及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在心肌发育和收缩中的调控;
间歇性低氧适应、天然物质及内源性物质的心肌保护作用和转化研究。

曾春雨
教授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心血管病专科医院院长、重庆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总后科技新星、重庆市学术带头人、长江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主席。 曾长期在美国Georgetown大学访问学习,在“高血压、冠心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擅长冠脉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等临床介入技术。在科研方面主要围绕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基础和临床进行了系列深入研究。近年来发表论文94篇,在心血管病领域权威杂志“Circulation、Circ Res、Nat Commun、HypertensionKidney Int”等发表SCI论文70余篇(通讯作者),影响因子累计300余分,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5.1,被他引1000余次。3篇文章被“Hypertension、Kidney Int”作为封面介绍,2篇文章被Hypertension、Kidney Int述评,并被评为F1000文章。

张志英
副教授
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博士,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现工作于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暨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为神经再生及干细胞治疗领域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上海市基金评审专家,《中国人体体质调查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科大学学报》、《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等多家杂志审稿专家,《解剖学杂志》兼职编辑。主要从事脊髓损伤及周围神经再生修复的干细胞治疗等研究,作为访问学者、博士后在美国Emory大学、Wisconsin医学院工作2年多,作为第1申请人及主要申请人已完成或正在承担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生物医药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基金近10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其中1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金奖。在SCI及国内一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赵春华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获得者、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工程中心主任,国家“2011计划”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干细胞研究平台学术带头人,国际《Stem Cells and Development》杂志亚太区主编。曾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及干细胞研究所助教授。从事干细胞生物学基础与临床研究20余年,国家973计划、专业学者创新团队、“重大新药创制”专项、863计划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在国际上提出了“亚全能干细胞学说”概念,国内外发表论文212篇(SCI论文105篇),被《Nature》等杂志他引2369次,获国家药监局(SFDA)首个干细胞新药临床批件,实践了干细胞新制品临床安全有效治疗疾病,获得了干细胞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综上,建立了集成体干细胞基础理论、关键科学技术、临床试验治疗研究为一体的转化医学体系。

朱剑虹
教授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
教育部专业学者,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教授。他曾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获得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和在苏州大学医学院取得神经外科博士学位。 朱剑虹教授长期从事神经外科和神经生物学临床、研究和教学工作,尤其在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神经损伤修复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方面作了深入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课题,上海市科委重大研究项目的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曾被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评选为“世界青年神经外科医师大奖”。获国际癌症基因治疗大会最佳论文奖。是亚洲-太平洋洲神经外科联合会(AASNS)司库(Treasurer),英国杂志《Regenerative Medicine》编委,美国杂志《Reviews on Clinical Trials》编委。中国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发育与再生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外科杂志》特约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编委,《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委,《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委,《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委和《中国神经肿瘤杂志》副主编。

2014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应用论坛参会价格:1700RMB/人

会议资料、午餐、茶歇

1、免费活动如何报名参加?
请通过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报名参加。

2、价格显示为收费的活动具体费用是多少?我要如何报名?
你可以在网站上留言或电话(400-003-3879)咨询,我们会尽快联系你。

3、活动具体地址在哪里?
1、活动具体地址待报名后告知。
2、报名前可咨询“活动家”客服,服务热线 400-003-3879

4、活动截止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
尽早报名,早报早优惠。

5、怎么提交论文?论文参会如何收费?
亲,您好!我们暂不接受论文提交或论文参会。

6、活动发票如何领取?
亲,您好!请您在下单时,在备注框内填写好发票抬头,发票寄送地址或其它信息,以便您能即时有效的收到发票。

会议标签:

临床基础 医疗 细胞

温馨提示
酒店与住宿: 异地参会客户请注意,为防止会议临时变动,建议您先与活动家客服确认参会信息,再安排出行与住宿事宜。
退款规则: 活动各项资源需提前采购,购票后不支持退款,可以换人参加。

相关会议

分享到

QQ好友 QQ空间 微博 ×